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心脏病学词典

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心脏病学词典》第167页(501字)

是一种浆液纤维蛋白性心包炎。

病因尚未十分明了,病毒感染及感染后发生的过敏反应可能是主要病因之一。多见于青壮年男性。起病前约有66%的病人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上呼吸道感染与发病之间的间隔平均约12天。

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受寒为其诱发原因。临床表现起病急骤,体温可在发病后24小时内达39℃以上,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平均持续2周。

最突出的症状是心前区或胸骨后剧烈疼痛、咳嗽、呼吸、扭动身体可使疼痛加剧,其他症状可有呼吸困难、咳嗽等。心包摩擦音为本病重要的体症,约70%以上的病人可以闻到,且常在起病的第1天即可出现。

心包渗液多为小量或中等量,较少产生心脏严重受压的症状而需做心包穿刺抽液。

多数病人起病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增多。

X线检查约50%~80%的病人有心影增大。心电图常能描记到S-T段在多数导联抬高的早期变化。

本病的病程很不一致,可由数日到数月,平均为6~7周,虽能自行痊愈,但常易反复发作。预后一般良好。

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卧床休息、止痛、镇静,以及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能有效地抑制本病的急性期。

反复发作者可考虑行心包切除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