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勒的国际贸易说
书籍:当代国际贸易与金融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当代国际贸易与金融大辞典》第15页(643字)
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是英国着名的经济学家,李嘉图国际贸易学说的演绎者与补充者。
他是比较成本原理的信奉者,“比较成本”(Comparative Cost)一词即是他首先所使用。穆勒在国际贸易学说方面最具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是“国际价值论”或称“相互需求论”。认为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不同。在国内交换中,商品价值决定于生产成本,商品的生产成本比例最终决定商品的交换比例。在国际交换中,商品价值不决定于生产成本。从国外输入的商品,其价值不决定于输出国的生产成本,而决定于输入国为支付输入商品而输出的商品的生产成本,即输入国为输入一定数量商品而付出的输出商品数量,这被称为国与国间商品的交换比例或“交易条件”。
而它又是由各国对参加交换商品的相互需求决定的。相互需求也就是需求与供给。
因为一国对他国的需求即他国对该国的供给;而一国对他国的供给即他国对该国的需求。在相互需求平衡、需求与供给平衡、输出数量恰是以支付输出数量时,所形成的交换比率或交易条件决定各国出口商品的国际价值。穆勒强调在国际市场供求平衡时所形成的交换比例,必须对参加交换双方均属有利,否则将无分工和交换发生。互利是贸易发生的必要条件。
但各国在贸易中所获利益则有多有少,这是由各国商品需求弹性大小决定的。他除分析贸易利益的产生与归属外,还特别强调贸易所诱发的间接利益。
他认为贸易可以使世界生产力更加有效地得到利用,是人类思想进步、制度进步的保证。
上一篇:边际进口倾向
下一篇:当代国际贸易与金融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