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当代国际贸易与金融大辞典》第102页(608字)

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或者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更新。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而危机又强制地使社会生产的比例达到一定的平衡。危机过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没有消灭,经过一段时间,它又将重新走向尖锐化,再次引发另一次危机。这样周而复始,形成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每一个周期,都有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每一次危机打击之后,资本家们都期望能通过改进技术,更新设备等措施来摆脱危机,走出困境。因此,从萧条阶段开始,他们大规模地更新固定资本,采用新的先进技术,逐步扩大生产规模。

这样就使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情况逐步好转,工人就业增加,社会购买力有所提高,从而又带动第二部类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恢复。生产的复苏又进一步作用于流通领域和其他社会经济部门,最终使经济又进入复苏与高涨。然而,高涨的同时也预示着新一个危机的来临。由于每一项固定资本的更新都使生产技术、设备更加先进,生产规模更加扩大,所以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尖锐,而这种尖锐又必然导致下一个危机的更剧烈的冲击。所以每次固定资本的更新都为下一次危机提供了物质条件,但它并不是经济危机的原因。经济危机的根源只能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如果这一矛盾消除,经济危机也会随之灭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