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菲利普斯曲线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当代国际贸易与金融大辞典》第116页(443字)

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任教时提出,用来表示失业率和工资变动率之间替换关系的曲线。

菲利普斯依据1861-1957年近一个世纪中英国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化率的关系作了一条曲线,见下图。图中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横轴表示失业率。曲线L为菲利普斯曲线。这一曲线所表明的是,当失业率由OU1下降到OU2时,货币工资增长率就由升到由于货币工资的变动率与物价上涨率有关,而通货膨胀率又用物价上涨率表示,因此,上图的纵轴也可表示通货膨胀率。这样,后来的经济学家就把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表示。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反比例关系,政府的通货膨胀政策是降低失业率的一个有效手段。

但70年代后,由于西方国家滞胀的出现,菲利普斯曲线开始失效。围绕着菲利普斯曲线,西方经济学家进行了长期的争论,争论的结果也推动了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上一篇:IS-LM模型 下一篇:奥肯定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