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商业循环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当代国际贸易与金融大辞典》第120页(850字)

也称均衡实际商业循环理论。

该理论是80年代初,在合理预期学派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解释西方经济所出现的波动时,合理预期学派把波动的原因主要归咎于未预期到的货币政策的变动。

为此,西方经济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来证明这一理论的正确性,但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在这一背景下,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放弃用货币的变动来解释经济的波动,转向强调经济中的“实际”因素(即非货币因素)的作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实际商业循环理论。

实际商业循环理论继承了合理预期学派关于合理预期和市场均衡的假设,但反对合理预期学派把货币同商业循环联系起来的观点。在货币和生产的关系上,实际商业循环理论认为,生产的变动不是货币的变动所致,相反,是由于生产的变动导致了货币的变动,货币在商业循环中是一个被动的因素。在解释经济波动的原因时,实际商业循环理论把重点放在“实际”因素,也即非货币因素的变动上,这些“实际”因素主要包括生产率的变动和其他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除此之外,实际商业循环理论还认为政府开支的变动也是影响生产的“实际”因素。实际商业循环理论认为,“实际”因素的变动所以能对经济产生持续的影响,主要是因为经济中存在着一种扩散机制。

例如,库存的调整和投资的变动都对“实际”因素的变动具有扩散作用。

除此之外,实际商业循环理论还有一个独特的闲暇替代理论,按照这一理论,工资小幅度的变动便会引发生产和就业的大幅度变动。

当“实际”因素冲击经济使生产上升时,工资虽增加幅度不大,但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大,人们会将当前的闲暇推迟至将来经济情况不好的时候,利用当前的时机,加班加点地工作,这样,工资小幅度的变动就造成了生产和就业的大幅度增加;相反,如果“实际”因素使生产下降,人们便会大量减少工作,选择闲暇,结果生产的下降也剧烈。实际商业循环理论虽然在许多方面同现实相差甚远,但同其他西方理论流派相比,该理论能较好地解释经济波动的持久性,同时又以微观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因而近些年来在西方颇受重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