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尔定律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当代国际贸易与金融大辞典》第142页(506字)

西方经济学用来分析消费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

指人们用来购买食物支出的比重,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而下降。该定律是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Ernst Engel)提出的。他从统计资料中发现,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其中用来购买食物支出所占比重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家庭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将会下降。后来,西方经济学家将这一定律应用从家庭推广到整个国家并得出下列结论: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和其它生活必需品的费用所占比重越大。这一结论反映了收入变动与消费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所以用此统计学家名字命名为“恩格尔定律”。

根据此定律可得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总额/总支出。根据此系数大小可判断出一个家庭或国家的贫富程度。

恩格尔定律可以用来解释在一国的工业化进程中,作为食品供应部门的农业为何总有发展滞后的特征。根据恩格尔定律,还可得出下列结论,即发展中国家的非生活必需品市场相对狭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市场的容量将会扩张较快;而发达国家的生活必需品市场相对稳定,非生活必需品市场相对庞大,而且处于不断的增长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