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20世纪外国文学辞典》第322页(608字)

【生卒】:1905~1980

【介绍】:

法国作家、哲学家。

存在主义文学倡导人。生于巴黎一海军军官家庭。

1924年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当过教师。1933年赴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一年后回国,撰写哲学论着,同时从事文学创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应征入伍,1940年被俘,次年获释,参加抵抗运动。1945年创办《现代》杂志,提倡介入文学.主张作家要干预现实,创作上要写真实,不讲究艺术雕琢。

1955年访问中国。1938年发表处女作日记体小说《恶心》,描写主人公的空虚、烦恼和对周围事物的厌恶,反映当时青年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小说被认为是存在主义文学名着。三部曲《自由之路》:《理性的年代》(1945)、《缓期执行》(1945)、《心如死灰》(1949),大量运用意识流和自然主义手法,表达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除小说外,还写有11部剧本,着名的有《群蝇》(1943)、《密室》(1944)、《恭顺的妓女》(1946)、《死无葬身之地》(1946)、《肮脏的手》(1948)、《魔鬼与上帝》(1951)、《涅克拉索夫》(1955)等。

作品取材广泛,构想独具一格,一般都富有存在主义哲理。主要论着有《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辩证理性批判》(1960)等。另着有回忆录《字句》(1946)等。

1964年谢绝瑞典文学院授予的诺贝尔文学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