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杖则走
书籍:中华成语大词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华成语大词典》第217页(441字)
杖:棍、棒。
则:就。走:逃跑。拿大棍就逃跑。意思是父亲生了孩子的气,拿起大棍要揍人,孩子赶快逃跑,免被老人盛怒之下失手打死,而陷老人于不义。
待老人消气以后再回来。过去此举视为孝。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八:“汝不闻昔者舜为人子乎,小箠(chúi:短木棍)则待笞,大杖则逃。”(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寔(shí,同实)传》:“(崔烈)问其子钧曰:‘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钧曰:‘论者嫌其铜臭。’烈怒,举杖击之。钧时为虎贲中郎将,服武弁,戴鹖尾,狼狈而走。烈骂曰:‘死卒、父挞而走,孝乎?’钧曰:‘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五回:“古人有云: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此不过谓一家父子之间,教训督责,当父母盛怒之时,以大杖加来,或受重伤,反使父母懊悔不安,且贻父母以不慈之名。”也作“大杖则走,小杖则受”。又《后汉书·隗嚣(xiāo,喧闹)传》:“昔虞舜事文,大杖则走,小杖则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