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成语大词典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华成语大词典》第376页(567字)

鹬:涉禽类鸟,嘴细长而直,腿长而细,涉行浅水沼泽地。

蚌:河蚌,软体动物,生活在淡水中,用腮呼吸,有两扇坚硬的石灰质外壳。相:互相。争:争持。渔人:打的人。

得:获得。利:好处、利益。

水鸟与河蚌争持不下,打鱼的人将其同时猎获而得到好处。比喻两方争持不下,第三者趁机从中得利。《战国策·燕策二》载:有一次赵国准备攻打燕国,苏代到赵国去劝阻出兵。

他给赵惠王讲了一个故事,大意是:我来贵国路经易水的时候,一只蚌正张开两壳在河边晒太阳,忽然飞来一只水鸟用它那长嘴去啄蚌的肉,蚌立刻用力合拢它的壳把水鸟的长嘴夹住了。水鸟说:“只要今天不下雨,明天再不下雨,你就会被晒死。”蚌说:“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你也活不成了。”双方争持不下,谁也不肯相让,这时一个捕鱼人走来,毫不费力将它们一齐捕获。这个故事就叫“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明)冯梦《喻世明言》卷十:“这正叫做‘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若是倪善继存心忠厚,兄弟和睦,肯将家私平等分析,这千两黄金,弟兄大家该五百两,怎到得滕大尹之手?”也作“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明史·外国·占城》:“王能保境息民,则福可长享;如必出兵苦战,胜负不可知,而鹬蚌相持,渔人得利,他日悔之,不亦晚乎。”也可省作“鹬蚌相持”、“鹬蚌相争”或“渔人得利”。

上一篇:渔人之利 下一篇:中华成语大词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