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离破碎
书籍:中华成语大词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华成语大词典》第1030页(310字)
支离:分散、残缺。
破碎:零散、不完整。零散残缺。形容零散残缺,不成整体。《庄子·人间世》:“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汉)刘安等《淮南子·要略》:“缪称者,破碎道德之论,差次仁义之分。
”(清)汪琬《答陈霭公论文书一》:“仆尝遍读诸子百氏大家名流与夫神仙浮屠之书矣……而及其求之以道,则小者多支离破碎而不合,大者乃敢于披猖磔裂尽决去圣人畔岸,而剪拔其藩篱。”(近代)梁启超《瓜分危言》第四章:“三千余里之山河,支离破碎,不可收拾,自兹始矣。”也作“破碎支离”。(现代)朱自清《比兴》:“一类可以说是毛,郑的影响,不过破碎支离,变本加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