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方法大辞典

细胞融合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229页(1083字)

又称细胞杂交,是2个或多个细胞在人工条件诱导下,形成1个杂交细胞的技术。

1962年日本学者冈田善雄首先发现仙台病毒(HVJ)能诱发腹腔中的艾氏腹水瘤细胞彼此融合成多核细胞。后来,他在体外实验中亦发现了类似的结果,从而创建了人工细胞融合技术。

随后不久,英国学者海利斯对杂交细胞的特性和细胞融合机理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我国最先开展细胞融合研究工作的是童第周实验室(1973),他们对红细胞和肿瘤细胞融合成的杂交细胞的肿瘤免疫效果进行了研究。

1974年高发现聚乙二醇(PEG)亦可诱发细胞融合,从而简化了融合技术。1979年松达等又发明了电融合技术,利用电脉冲引发细胞融合,又把此项技术向前推进了一步。

细胞融合可以发生在同种细胞间,也可发生在异种细胞间,前者形成的杂交细胞称为同核体,后者形成的杂交称为异核体。杂交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发生核融合,分裂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均含有双亲细胞的染色体,这种细胞称为合核体。

植物细胞与HeLa(人宫颈癌上皮细胞)细胞杂交已获得成功。杂交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会发生染色体丢失现象,染色体丢失变化可用来分析染色体所携带基因的性质,绘制基因图。

细胞融合技术的发明,最初被用来研究细胞与细胞之间和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例如,鸡红细胞含有不活动的细胞核,可是当它和肿瘤细胞融合后,其细胞核可被激活,重又恢复DNA和RNA的合成活动,并有顺序地合成专一蛋白质,这说明肿瘤细胞的细胞质中存在着能激活鸡红细胞的核的物质。

1975年科勒和米尔斯廷用小骨髓瘤细胞和淋巴细胞融合,形成了杂交瘤,发明了制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技术(参见“杂交瘤技术”条),这是对细胞融合技术最出色的应用。今后,细胞融合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基础研究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细胞融合技术在改良植物遗传特性和培养新品种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新品种具有快速的优点。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不仅可使亲和力差的种间植物实现遗传重组,例如烟草⊕黄花烟草,矮牵⊕拟矮牵牛等,而且也可在远缘属间形成体细胞杂交植物,如铃薯⊕蕃茄,油菜⊕拟南芥菜,胡萝卜⊕角芹等。体细胞杂种植物可实现细胞染色体组重组,在形态上表现出杂种植物特征。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为植物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此外,该技术还可用于植物细胞外源基因的导入,为植物遗传工程提供了重要手段。

上一篇:细胞谱系 下一篇:方法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