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输出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336页(788字)
把创造对象的问题情境看作是一个具有输入-输出特性的“黑箱”,通过自由联想和评价逐步把“黑箱”转换成“白箱”,从而导致技术创造的一种方法。
最早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提出。运用这种方法,是把研究问题的初始状态即研究者所接受到的刺激看作输入,把技术创造对象的预定目标或功能看作输出,把实现目标或功能的要求看作是外部制约条件,以给定的输入为前提,通过一系列自由联想和评价,来寻找能实现输出并满足制约条件的技术途径和方法。以机器系统为例,运用输入-输出法要求说明3个方面的问题:(1)输入-进入的刺激;(2)输出-响应动作或反应;(3)规范-那些规定输入和输出及课题的其他方面的技术要求。例如,要设计一台清理旧砖的机器,可表述为:输入-用过的带有灰浆和涂料的砖块,砖块的尺寸大小不等;输出-使全部粘附砂浆的砖块只留下表层灰浆;规范-这种机器必须做到:每小时能清理500块砖;能清理各种尺寸的砖;不能损坏砖的表面,特别是砖角,制造费用不能超过3000美元。可以看出,研究者是架设在输入和输出间的桥梁,他只能在这两者之间的种种限制条件下进行自由联想和选择。运用输入-输出法的工作程序是:(1)定义对象的输入、输出性质、确定对象的“黑箱”特征;(2)如果对象是“黑箱”,输入和输出看不出有什么直接联系,就应该通过自由联想,考虑输入能与什么事物发生联系、输入会引起什么样的结果,等等;(3)根据输出和制约条件的要求,对联想的结果进行评价,排除不合适的设想;(4)将保留下来的设想作为新的出发点,继续进行联想,然后再进行评价,使认识逐步逼进所要求的输出。
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找出把输入和输出联系起来的技术方案。以研制一种路灯自动开关装置为例,其输入是“天色变黑”,输出是“灯亮”,整个思维流程如上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