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方法大辞典

KJ法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339页(867字)

以卡片形式搜集、整理信息,产生创造性设想的方法。

最早是由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人类学教授川喜多二郎在耶鲁大学的“跨学科卡片分类系统”的启发下提出来的。KJ是其英文姓名字头。KJ法是一种以收敛式思维为基础的方法。它通过使待处理的信息卡片化,既克服人脑思维的容量限度,又便于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整理资料,从中获得启发或获得规律性的东西,适用于解决问题的各个阶段。运用KJ法的程序如下图所示。

图 KJ法程序

这个程序既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集体。

在集体情况下,可将其与智力激励法相结合,按以下步骤进行:(1)准备。主持人一名,与会者3~7人。准备好黑板,纸笔和卡片。(2)搜集有关议题的信息或设想。宣布议题后,按智力激励法的程序和规则,提出30~50条信息或设想,并依次写在黑板上。(3)制做卡片。

将搜集到的每条信息或设想缩成2~3行的短句,写在卡片上,每人写一套,这些卡片被称为“基础卡片”。(4)把卡片分成小组,与会者按自己的思路各自进行卡片分组,将内容在某点上相同的卡片归纳在一起,并给出一个合乎卡片内容的标题,写在一张卡片上,称为“小组标题卡”。不能归类的卡片,每张自成一组。(5)把卡片并成中组。将每个人所写的小组标题卡和自成一组的卡片都放在一起,通过与会者的讨论、分析,把内容相似的小组卡片归在一起,并加以适当标题,写在一张卡片上,称为“中组标题卡”。不能归类的自成一组。

(6)把卡片归成大组。通过讨论、分析,把中组标题卡和自成一组的卡片放在一起,把内容相似者归纳成大组,用一张卡片标以“大组标题卡”。

(7)把所有的各类卡片以其隶属关系,按适当的空间位置贴到事先准备好的大纸上,并用线条把彼此有联系者连接起来,即可形成综合方案或系统认识的图解。

(8)按图解形成文字。编排后如看不出什么有意义的联系,可以重新分组和排列,直至找到联系为止。将卡片贴到大纸上时,各组间的空间位置应反映组间的联系,达到图解形成综合方案或系统认识的目的。

上一篇:GERT 下一篇:NM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