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方法大辞典

以形索义法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357页(647字)

通过分析文字形体以求字(词)义的训诂学方法。

汉字的形体以象形为基础。象形字是象物之形,形体与意义有着一定联系。指事字也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的,有很大一部分指事字是在象形字基础上增加某种符号而成的,如“刃”、“亦”等字。

会意字也有图象的格局,如“有”字,就象手持肉之形,“企”字象人跂立之形。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都不外上述三类字。转注字一般地说,也是形声字(形声字未必是转注字)。只有假借字的形体与“本字”的意义毫无联系。因此,就绝大部分汉字来说,因形求义,特别是在探求本义时,是颇为有效的。

运用这种方法应注意:(1)字形是发展变化的,分析古形才能了解古义。(2)不能拘泥。

形体同意义的关联很复杂。有的可以表示字(词)义,如大小篆体的“日”“月”。

有的形旁只表示类属,如篆体的“木”旁;有的连类属也不能精确地表示出来,如“蝯”从虫,却并非虫类。因此因形求义要具体分析。

自从许慎运用形义统一原则着《说文解字》以来,字形与字(词)义之间的直接而表面的关系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利用古形探索古义的方法很早就产生了。不过随着人们对六书理论研究的深入,随着甲骨、金文的发现与研究的深入,随着近代语言文字理论的发展,“以形索义”的方法也日益科学化,前人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而出现的主观臆测的失误也逐渐得到纠正。

上一篇:引用分析法 下一篇:方法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