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方法大辞典

自然主义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658页(1219字)

文学艺术思潮和创作方法。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19世纪中叶,首先在法国,随后波及欧洲,主要代表人物是左拉。19世纪30至40年代法国七月王朝时期的实证主义哲学创始人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为自然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奠定了哲学基础。孔德在该书中认为,人类的认识已进入第三个理论阶段,即科学阶段,或称之为证实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类精神“不再求知各种内在原因,而只把推理和观察密切结合起来,以便发现现象的实际规律”。他甚至大而化之,把社会现象在内的一切现象都包溶进去,都要服从于一些“不变的自然规律”中去。列宁曾对这种把现象和本质对立起来、把社会和自然混同起来的实证哲学进行过批判,指出它是把它的唯心论隐藏在所谓唯物论的词句下面”(《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19世纪50至60年代,法国第二帝国时期的资产阶级社会“得到了甚至它自己也梦想不到的高度发展”(克思:《法兰西内战》),由于科学技术飞速地发展,使它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科学性”、“现代性”成为一种时髦的口号。随之,一种让“科学进入文学领域”的自然主义理论也相继产生。

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它强调忠实自然,着重描写现实生活的个别现象和琐碎细节,轻视甚至否定典型概括,对描写的事物不作思想的、道德的、美学的评价,即排斥典型性的倾向性。

自然主义者推崇巴尔扎克,欣赏他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而不满于他“把英雄人物尽量放大”,“只会铸造巨人”的做法,即典型化手法,认为这样做不符合“科学性”。

法国作家福楼拜在19世纪50年代就提出“描写不偏不倚,就可以达到法律的威严和科学的精确性”的理论,他否定典型化的做法,认为“随便碰到的哪一个人都比我古斯诺夫·福楼拜更有趣,因为他更普通,归根结底也更典型。”他在1857年创作的《包法利夫人》就明显地透露出了自然主义的痕迹。

左拉更把这种思想作了演绎,提出以实证主义哲学为艺术的基础理论,主张在文学创作中运用遗传学、临床病理学等原理表现人的生物本能,认为人只能消极地受生活环境的支配,把生物学的决定论加于人类。认为生物学规律决定了人的心理、性格、情欲和行为,便在作品中着重探索人物生理上的奥秘,阐明它对人物的影响。

在左拉笔下的人物中,常常是一些酒精中毒、神经错乱、色情狂等病态人物。自然主义者的作家们,常常处于理论与实践、思想与形象、形象的真实与细节的真实等等的矛盾之中不可自拔。

就连提倡者左拉也不得不承认他自己常患有“细节的肥大症”。尽管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使某些作品也能够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暴露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黑暗现象,但还从根本上无视社会发展规律,不能准确地反映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和没落。

高尔基曾指出:“自然主义的方法并不是与必须消灭的现实进行斗争的方法。自然主义只是机械地指出——记载——事实;自然主义是照相师的手艺,……无力描写人,具有人的全部复杂性的人。

”这个评价是科学的,中肯的。

上一篇:曲式学数列分析方法 下一篇:讽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