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方法大辞典

马赫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747页(738字)

【生卒】:1838—1916

【介绍】:

奥地利物理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经验批判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1864-1866年任格拉茨大学数学与物理学教授。1867-1895年任布拉格大学物理学教授。1895-1901年任维也纳大学哲学教授。1902年起,他停止了教学生涯。

在力学、声学和光学上有一定成就,表示飞行器在空气中的运动速度与音速的比值及气流速度与音速的比值的“赫数”就是他研究的成果。他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主要功绩是通过研究编写了力学史和物理学史。

他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念出发去说明物理现象,反对原子论,认为原子的存在不过是信仰的对象。他拥护科学中的极端现象论。

在哲学方面写有《感觉的分析》、《认识和谬误》等着作,提出要素说,认为“要素”是宇宙中唯一的实在,它就是感觉,物体不过是“要素的复合(感觉的复合)”,企图借此建立一种超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上的“新哲学”。他认为运动、时间、空间和物质规律都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的;运动只是感觉和表象的运动,不是物质的运动。

马赫否认客观真理和科学的客观内容。他认为物理概念只作为作业假设、符号、描述事实的方法才有意义。

他提出“经济思维”的原则,力图证明“质量”只是加速度的系数,而“力”只是一种符号,不过是为了计算方便才使用它们。“思维经济原则”的意义在于:为了取得科学成果,应选择“最简单、最经济、最方便的方法”。以此为据,他对全部物理学史作了方法论上的分析。马赫的唯心主义哲学曾被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者利用来反对马克思主义。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批判了马赫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揭露了马赫主义者企图以自然科学的新发现来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

上一篇:小逻辑 下一篇:马克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