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199页(2807字)

又称“国际政治学”、“世界政治学”。

研究国家(国际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性的学科。

国际关系是指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行为主体相互关系的总和。各国之间的关系取决于众多的复杂的因素。任何一个国家(组织)不可能不受世界整体的影响。

历史上曾出现过亚述和波斯帝国、希腊和罗帝国等不同时期的国家间关系。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国家间交往的范围只能在局部地区进行。

近代意义上的全球性国际关系是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逐步发展起来的。“国际关系”一词,是格兰特在1916年编着的《国际关系研究导论》一书中首先采用的。

对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等基本问题,国内外学者存在不同的看法,苏联学者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一门反映国际关系体系结构、基本因素、发展变化的动力、客观规律的学科。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国际关系体系的结构、功能发挥的共同规律。西方主要是两种不同的流派:国家关系论,认为现存国际体系由许多拥有主权的国家组成,他们相互竞争权力和优势,造成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故国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各国政府之间相互交往的学问;社会关系论,认为国际社会日益呈现出相互依赖及相互影响,这些现象正在改变以“两极世界”为主宰的国际格局,随着国际组织甚至个人成为国际体系中的行为者,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原有的地位已明显削弱,故国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跨国关系的学问。我国有的学者认为,国际关系学的理论体系,应围绕当代的国际体系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这两个方面来建立,研究范围应包括:(1)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它的构成条件和相互关系。

(2)当代国际体系(包括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它的组成层次是:基础的核心——主权国家,中间层——区域性国际组织,最高层——联合国。它的关系形式是:政治关系,经济和科技关系,意识形态关系和国际法律关系。

(3)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各自具有的多种政治、经济模式。(4)调节国际关系的机制。

主要是机制的功能、表现形式和作用范围。(5)国际冲突。

主要是冲突的原因、波及的国家(地区)和对世界的影响程度。(6)国际关系中心形成的条件及变化。

(7)国际经济政治格局。

(8)美苏等大国之间的关系、矛盾及影响。(9)欧洲与日本的关系。(10)第三世界的作用,南北对话和南南关系。

(11)中国的对外政策及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西方国际关系学研究中主要课题有:(1)均势理论。认为,均势就是在国际社会中,各成员国之间的力量大致维持平衡局面,借以防止任何国家变得过分强大而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均势作为一种手段,是为了对付敌对国家;作为一种政策,目的是通过暂时的均衡寻求权势;战后没有发生世界大战,就是由于美苏两个大国在军事力量上的均衡状态,这种两极化的均势,比起欧洲历史上多极均衡更稳定;形成均势需要一个均衡机制,但这只有拥有势力的强国来充当,争取均势要靠超级大国,维持均势也要靠超级大国。

(2)国际体系。

基本特征是以整体性、结构性和层次性来探讨国际体系的组成、内容和国际体制的各组成部分。他们对国际体系提出了不同的模式,从政治、经济、军事、资源和生态等不同的侧面加以研究,如均势体系、松散的两极体系、牢固的两极体系、世界性普遍体系、等级制体系和单位否决体系。

(3)国际安全事务。认为,一国政府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公民的自然安全。

自然安全、国家的各种利益,一国所特有的价值观念以及由于外部世界的发展而对一国产生的不利影响,都构成国家安全的内容。

其中讨论最多的是核威慑的问题。(4)权力政治(见“权力政治学”条)。(5)国际法律(见“国际法学”条)。

西方国际关系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如下阶段:(1)理想主义时代(20-30年代)。学者设想以一般道德标准、友谊、同情来指导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主张通过“建立国际组织”、“订立国际条约”和“规定国际法准则”等来约束国家行为,形成理想的国际秩序。理想主义者主要分为历史学派和法理——制度学派。前者试图从外交史的研究中,提出历史上所有导致战争的起因,并分析其危害。

代表人物为詹姆斯·布赖斯,其代表作是《国际关系》(1922)。后者重视国际规范,强调国际组织在缔造和平中的作用。

其代表人物为弗雷德·齐默恩,所着《国联和法规》(1936)为代表作。(2)现实主义时代(30-50年代)。现实主义理论以马基雅弗利的政治哲学为基础,认为国际社会是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各国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和权力,彼此明争暗斗直至发动战争是一种自然现象,任何道德、法律和国际机构都是无法控制的;国际政治就是争夺国际权力,哪一国的权力地位最高,哪一国就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利益。

这种理论首先出现于大西洋两岸,尤其是英、美两国,它的中心课题是有关国家间权力动态的研究。(3)行为主义阶段(50-60年代)。行为主义方法论开始影响国际关系学。

新方法的拥护者自称“现代派”或“科学学派”。他们注重量化技术,主张从事严密的科学研究,在研究对象上不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而是探索政治行为的规律以及相关变数,避免传统学派的纯粹描述性研究,认为国际社会的多样化,要求指导学科研究的理论也多样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术语,如边界维持、认识的不协调、冲突解决、交叉压力、机能失调等,引进系统论、控制论、博弈论、信息论等分析方法,扩大政治学家的视野,从原先只研究“国家”扩大到研究“政治体系”;从注重法制、机构到注重“政治行为”、从传统的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从单科研究到“科际研究”。(4)综合发展时期(从70年代起)。

特点是:现实主义学派同行为主义学派相互携手;国与国之间加强对话,出现国际“一体化”构想的课题;在创造出适合本国情况理论的同时,重点研究地区间的政治、经济、法律问题。

我国在20年代末和30年代,就有少数高等院校开始设立国际政治方面的课程,如中国外交史、欧洲外交史、国际联盟等等。1934年,《世界知识》杂志在上海创刊。建国后不久,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外交系,1955年又在此基础上创办外交学院。1964年,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设立了国际政治系和研究所。次年,国际关系学院成立,为广泛开展国际问题研究创造了条件。80年代以后,我国的国际问题研究进入大发展时期。

恢复、兴建了一批教学、研究单位;深入研究南北关系、东西方关系、南南关系、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美苏核谈判核战略、各国反核运动、第三世界发展等问题;创办《现代国际关系(论丛)》等刊物。1987年8月,在上海召开的国际关系理论讨论会,就建立我国自己的国际关系基本理论进行了探讨。

。【阅读书目】:

《一门新兴学科:国际关系学》,杨淑珩,《百科知识》1986年第11期。

上一篇:外交学 下一篇:国际关系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