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言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866页(1162字)

以模糊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语言学的分支。

“模糊语言”,主要是指由模糊词或模糊词组引起的,所表示概念的内涵、外延难于明确确定或精确确定的语言;也包括一些约定俗成,语义能为人们理解的语言。语言中有许多词(词组)所表示的概念同其它概念之间不存在精确的界限。如“高”、“低”;“胖”、“瘦”;“青年”、“中年”;“粮食”、“蔬菜”等等。这些模糊语言的特点是:(1)界限模糊不清。如中国人理解“早晨”,一般到八九点钟;欧洲人一直到上午11点都还可称作早晨。

中国人理解“傍晚”的下限到天黑为止,而欧洲人把下午11点前都称作傍晚。(2)含义“部分重叠”。

如“中年”,50岁的人为中年,40岁上下的人也为中年。(3)偏重定量分析,如“稍微”、“渐渐”等,表示的都是定量概念。

(4)具有相对性质。如“我们班有55人”和“我们班有50余人”相比,前者比后者精确,而“我们班有50余人”和“我们班有几十人”相比,“模糊”又变成“精确”了。

语言的模糊性质是由两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是客观世界的事物是无穷无尽的、具体的,而语言是抽象概括的,其单位不能无限增加,允许有一些比较笼统的概念;二是各种感觉尽管界限分明,但彼此是有联系的,这又是“语言模糊”的客观基础。

“模糊”的概念和理论最早是美国学者查德提出来的。1965年,他在《信息与控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模糊集》(指模糊概念组成集)的文章,指出现实中的物体类别之间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

但在查德以前,早就有人注意到语言中充满了模糊词以及这些词的相对性质。

如我国春秋末期哲学家老子说过“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前后相随”,其中“难易”、“长短”、“高下”、“前后”都是模糊词。最早把模糊理论介绍到汉语研究中来的是伍铁平。他的《模糊语言初探》(《外国语》1979年第4期)、《模糊语言再探》(《外国语》1980年第5期)等文章,引起了语言学者对模糊理论的重视,促成了模糊语言学在我国的诞生。

作为一门学科,模糊语言学要分别探讨如下问题:(1)模糊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如语言的精密性和模糊性的辩证关系,语言的模糊属性与表达效果的关系等。(2)具体语言学方面的模糊特征(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等)。

目前,人们已认识到:音位是一个模糊概念,如,各音位之间并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限、各个音位之间存在着许多过渡现象。(3)模糊语言的应用问题。如模糊语言在具体生活的语言环境中,丝毫不妨碍人们对它的理解和使用,而编纂词典则把词语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抽取出来,加以归纳、提炼,这就需要应用模糊语言学的理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