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975页(1366字)

研究英国伟大剧作家、人莎士比亚的生平和创作的学科。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人文主义戏剧家和诗人。他一生写了两部长诗、154首十四行诗和36个剧本(包括11部悲剧、9部历史剧、16部喜剧和传奇剧)。

其中着名剧作有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历史剧《亨利五世》、《亨利六世》、《理查三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

莎氏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英国,嬴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爱好,已成立了国际性的莎学组织——“国际莎士比亚协会”。莎学的基本内容是:(1)莎士比亚的生平经历研究。莎士比亚生于1564年,卒于1616年。

其中1585-1592年,他的生活经历不详。其他生平经历留传下的资料亦很少,其可靠性常常成为人们争议的话题。

(2)莎士比亚的创作研究。莎士比亚创作了大量的戏剧、诗歌。莎学除研究这些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外,还要考证剧本作品写成的确切年代。此外,还要研究莎士比亚戏剧的分类和分期问题。

(3)莎士比亚着作权问题。19世纪中叶,有些学者鉴于莎剧知识面广——涉及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宫庭贵族生活方式等许多方面,以及文学成就之高,认为无论从莎士比亚本人的出身还是从他所受的教育来说,都是不相符的,因而认为作者应是培根,也有人认为是津伯爵爱德华·德·维尔,还有人认为是娄。

但不少学者均不同意这些猜测。

(4)莎士比亚作品真伪的鉴定。

莎士比亚全集“对开本”在16世纪先后出版过4种版本,各版内容不尽相同,笔调措辞也有差异,需要通过考证加以鉴定。(5)对莎士比亚研究的研究。

莎士比亚研究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并在全世界拥有包括许多国籍的专家和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仅在20世纪的西方就出现了历史学派、类型学派、语言和意象分析学派、心理学派、校刊学派等。

对这些观点和流派,均应加以评论和研究。

(6)对莎士比亚作品阅读、欣赏、教学、翻译、演出问题的研究。研究莎士比亚,除了必须在翻译上下一番苦功外,还要对莎剧这一门综合性学术进行扎实深入的基础研究,包括对培育了莎剧艺术的整个西方文化渊源的考究。为此,必须做好资料的搜集整理和中西文化交流工作。

此外,还要将掌握动态与熟悉经典文献的基本功训练密切配合起来。

在我国,莎士比亚的名字最早见于清代咸丰六年(1856年)英国传教士译的《大英国志》。

影响较大的是1947年出版的朱生豪译的莎剧27种。建国后的莎译、莎演以及莎学研究取得了重大成绩,其中卞之琳、陈嘉、杨周翰等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79年,我国出版了《莎士比亚全集》,以后又成立了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还出版了《莎士比亚研究》专刊。

。【阅读书目】:

《莎士比亚全集》(1-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下),杨周翰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莎士比亚研究文集》,贺祥麟等着,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莎士比亚研究》,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莎士比亚》,(美)哈里台着,赵澧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