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地理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1081页(923字)

用区域和综合的观点研究工业生产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及各种工业布局的因素与特点和不同类型的工业地域组合的形成、发展与分布规律的学科。

经济地理学的分支。

工业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工业生产力布局,工业地域组合的形成和特点及其发展演变规律。其研究领域极其广泛,涉及自然、技术、经济等各方面内容。研究任务主要是,评价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工业发展条件,提出工业发展方向,论证工业总体布局方针,布置企业建设地点,使各工业部门及各企业之间的地域组合与经济和工艺联系合理化,为国家、地区或部门的生产布局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比较方案。

研究内容主要有:工业布局一般规律性与特征;部门工业布局;区域工业布局。研究方法是传统的经济地理研究方法和现代有关的新方法,如技术经济论证法、投入产出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

19世纪下半叶,随着现代工业在欧美的发展,产生了以描述和分析为特征的工业地理学。继而“工业区位论”的产生促进了工业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1925年,J·R·史密斯的《工业与商业地理学》是本世纪初有代表性的工业地理学着作,而1909年德国经济学家A·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与1954年廖什的《区位经济学》则在理论和方法上推动了工业地理学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工业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和深化。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工业地理学的代表作,如1962年苏联普罗勃斯特的《社会主义工业布局》,1971年美国史密斯的《工业区位,经济地理分析》,1967年英国汉密尔顿的《工业区位模式》等,标志着工业地理学的理论水平在过去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大为提高了一步。我国从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工业地理学的研究。

50年代后,工业地理学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得到发展,有许多论着涉及工业布局的原则与方针、自然因素在工业布局中的作用、工业地域综合体、运输与工业布局的关系、工业布局技术经济论证、工业部门的布局规律及因素分析等方面。

。【阅读书目】:

《工业地理学》,魏心镇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上一篇:经济地理学 下一篇:农业地理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