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1100页(2909字)

又称“都市社会学”。

研究城市社会的兴起、变迁、结构、功能、现状与未来趋势的学科。城市科学与社会学相交叉的边缘科学。

城市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城市发展与城市规模、社会结构、社区组织等方面的关系,阐明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化道路,提出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方针与政策。其主要研究的内容因社会制度与地域的不同而有差异。西方学者研究的基本领域是:城市生态,探讨城市内部的区位和形态分布规律、城市生活的具体安排、城市资源和社会经济生活的组织及相互关系;城市经验和城市社会心理,探讨城市给人的思想带来的变化,人对城市和城市生活的感受及反映,生活在城市条件下的人的心理机制;城市与文化,研究城市与文明的关系,例如城市内部的价值观、文化的具体情况和推广、传播过程;城市社会结构,着重探讨城市生活中社会经济资源的形成、生产、分配和消费规律,社会分层、社会权力结构、组织和管理,种族和民族,城市和安全等:城市问题、城市政策和城市规划,研究城市问题的实质及矫治社会弊病的可行措施,包括如何改造现有城市使之成为更加美好的环境,也包括如何规划和建设新的城市;城市化,包括城市的成长和发展、城市化过程的实质等,力求解答城市为什么发展?城市人口爆炸会发生什么情况?城市、现代生活方式、工业化这三者间有什么联系?亚、非、拉迅速实现城市化的条件是什么?促使人们移居城市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我国学者提出,现阶段城市社会学的理论体系是:(1)基础理论部分。包括:城市的起源及历史发展,分析城市产生的社会条件,城市发展的阶段,把握现代城市的特征;城市化过程,分析城市化的动因、机制、基本形态,揭示城市化过程的实质和一般规律,把握现代城市化发展趋势;城市空间结构,其中城市外部空间结构,主要研究城市的定位与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综合因素影响的关系,城市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城市群、城镇体系,城市——区域产生发展的必然性;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主要研究其构成要素、基本模式及其对城市社会发展的影响;城市的地位和作用,主要研究城市的一般功能(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功能)和特殊功能,揭示城市在社会生活、社会经济网络中的重要地位。

(2)主体理论部分。包括:城市的社会结构,具体研究城市人口结构、职业结构、文化结构的特点,从总体上把握城市社会的构成,揭示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城市的社会组织,主要研究城市初级社会群体的衰落和次级社会群体(即社会组织)兴起的必然过程,揭示城市社会组织的性质、类型和网络体系,重点剖析经济组织、社会基层组织、群众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城市的社会生活方式,具体分析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特征,揭示其优点及其偏颇,研究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全社会的导向作用;城市人际关系,分析城市环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城市人际沟通的特点、手段及其对城市社会发展的影响;城市的社会问题,分析城市社区中由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关系失调而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如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交通问题、犯罪问题、住宅问题、大城市人口问题等,研究其成因及调控、解决途径;城市的社会控制,研究城市如何运用特定的制度和方法,约束和指导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们的关系,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分析城市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工具。

(3)应用分析部分。包括: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社会学分析,诸如,城市社会学参与城市规划的制订、论证和研究,使城市规划不仅从自然、经济、建筑角度来考虑,而且着眼于城市系统的整体性、综合性以及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相互联系;对城市未来的社会学分析,如从城市人群与地域环境的关系、社会内部的合理结构、社会内外功能的正常发挥来探讨城市社会现代化,探讨城市空间组合、内部结构的发展趋势。

西方城市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一些社会学家,如德国的滕尼斯、韦伯、齐美尔,法国的迪尔凯姆等人的学说构成西方古典城市社会学的核心。

一般认为,西方城市社会学理论基础的奠基者,是美国芝加哥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帕克、伯吉斯、沃恩等人。帕克1916年在《城市:对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之考察的建议》一书中提出,城市是各种特殊文化现象聚合而成的文化地区,是文明人类的自然生息地;认为,近代社会的根本问题是城市社会问题。伯吉斯用生物进化论着中常见的“演潜”和“侵蚀”现象来阐述城市生活中的各种演变过程,提出了城市内部的布局结构理论——“向心环结构说”,他将城市结构划分为商业中心区、过渡区、工人住宅区、上层社会住宅区和郊区通勤人员居住区等5个由内向外的同心环。沃恩1938年发表的着名论文《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性》,探讨了城市的生态、社会组织和居民心理,认为众多的人口、高密度和人口异质性是城市的基本特征和城市问题产生的根源,主张通过科学方法、技术改造、制订政策等途径来建立城市正常的社会政治秩序。自芝加哥学派以后,西方城市社会学依据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曾一度分为两大流派。

一是人类生态学派,在伯吉斯同心圆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扇形结构模型及多中心结构论,不断修正和完善城市生态理论;一是社区学派,在滕尼斯的两种社区类型模式的基础上,对城市典型生活方式(包括郊区和城市生活方式的比较分析、社会分层的生活方式模式、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展开讨论,注重于社区和社会组织、社区权力、社会分层等问题。40年代以后,人类生态学派和社区学派合流,其后又分衍出若干不同的流派。

根据美国着名城市社会学家斯若别格在《城市社会的理论与研究》一书中的划分,主要流派有:(1)城市化学派。认为城市的主要特点在于角色分化、次属关系、价值观的世俗化及社会规范秩序的歧化。

它关心的基本问题是原来与农村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机制如何被城市所取代。(2)亚社会学派。

又称芝加哥学派。把人视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认为人类行为是生物亚社会的压力和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3)生态综合体学派。又称新芝加哥学派。主要从城市区位学角度归纳社会现象,将人口、社会组织、技术和环境作为一个生态综合体的四个宏观变项,用以分析人类生存问题。(4)经济学派。着重从经济角度解释城市化和城市问题,把城市化过程看作是市场与经济活动的重新组合,认为经济变化时,整个社会和社会组织都在变化。(5)环境学派。强调城市与整个自然界的和谐一致,但工业污染破坏了这种统一关系,威胁着人类生存,因而要彻底改组城市结构。(6)技术学派。着重以城市的技术变项(诸如交通运输)解释城市的位置,城市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城市人口及经济活动的空间模式。(7)价值取向学派。

主张以社会的或文化的价值作为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主要原因。(8)社会权力学派。集中研究城市中各个利益集团竞争的能力。

我国自80年代初开始介绍和研究城市社会学。

。【阅读书目】:

《城市社会学》,康少邦等编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