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1126页(2679字)

研究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与进化过程的学科。

同体质人类学相对应,构成人类学的两大分支。

文化人类学所研究的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包括:人类创制和使用的生产工具及生产方式,如:石器、铜器、铁器、采集、狩猎、畜牧及早期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相应的精神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制度(如亲属制度、家庭关系、婚姻形式)等。上述丰富的内容通过地下发掘的历史遗物、当代民族中的原始习俗以及文献典籍中记载的早期史料来进行研究。其宗旨是运用可能利用的一切手段与材料,通过比较验证,再现原始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重建人类早期文明形式,以解释和描述出人类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进程。

主要研究内容有:(1)人类文化的意义。一些人类学家把文化看作是人类适应环境、对付自然的有力手段;不同的民族以及同一个民族在不同的时期,其文化有着极大的变异,而这些变异均可从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方面来加以解释。如,印度人对于的崇拜,是由于牛在印度的经济生活中,占有几乎无法取代的地位。一些人类学家则认为,过去的信念对社会总会表现出强有力的影响。

先辈们总是要把他们喜好的文化形式传递给自己的后代,就是说,文化的主要特征不在于适应性,而在于保守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对于象印度圣牛这类文化现象,是不能用经济利益这一点来加以说明的,而应用历史的文化原因来作出解释。但更多的人类学家的意见是,对于文化的发展应考虑到有两个因素在起作用:规则化的过程和环境调节的过程。前者指的是把不同的秩序、模式和规范印在日常经验上,使其具备条理性:后者指的是为了应付变化了的环境而改变那些文化规范。

(2)人类文化的基本关系。如,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人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是社会的组织、结构、制度、风俗和习惯等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人与自身心理的关系,主要是人的精神、意识、信仰、态度等对行为的影响。

这些关系的协调、互动、整合形成了人类文化系统和各种文化模式。

(3)人类文化行为。

婚姻、亲属的基本结构方面,包括:亲属的概念,亲属的组织化,血缘习惯,血缘集团的机能,宗族的结构,婚姻与家庭,社会集团与婚姻等;神话传说、宗教信仰、迷信习俗方面,包括:咒术与宗教的起源,信仰与仪礼,神话传说与现实世界,游牧民族中的动物图腾崇拜,农耕民族中的谷物神灵观念和祭祀,对祖先和英雄的崇拜,多神教的出现等;部落社会的结构与类型方面,包括:在地域基础上形成的各种集团,建立在性的基础上的社会生活,象征的二元论与社会生活等;语言、文化方面,包括:语言的结构与体系,语言结构的历史发展,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语言与人类的思维,民俗的分类与语言的关系等。

对于文化人类学的学科体系,各国学术观点不尽一致。

有的将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划属其中。

从现实看,已经形成的分支学科有:语言人类学、哲学人类学、传播人类学、人类生态学以及农村人类学(主要研究农村社区的基层社会组织,包括社团、宗族、宗教等)、城市人类学(注重研究城市化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城市化发展问题,城市生活状况所形成的社区文化类别,城市化与传统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机构,以及习俗与观念等相互作用和影响)、医学人类学(研究各个社会、民族对生理、病理、医学等不同的观念和知识)。

对人类文化的研究一开始并不包括在人类学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般学者都把人类学看作是研究自然史的学问。直到1863年英国创立“伦敦人类学会”,1879年美国创立“华盛顿人类学会”,才把对文化的研究包括在人类学之内。

1901年,美国学者霍姆斯在《美国国立博物馆的报告》中首次使用“文化人类学”一词。作为一门学科,文化人类学的产生是以巴斯蒂安1860年出版的3卷本《历史上的人》一书为标志的。这部着作已经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研究人类文化,开始对文化作系统的、科学的研究。

其后,陆续出版了许多文化人类学着作,较有影响的有:巴霍芬的《母权论。根据古代世界的宗教和法权本质对古代世界妇女统治的研究》(1861);麦克伦南的《原始婚姻。对婚姻仪式中抢劫形式的起源的研究》(1865);拉伯克的《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状态。

蒙昧民族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状态》(1870);泰勒的《人类早期史研究》(1865),《原始文化:对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的进化的研究》(1871);梅恩的《古代法制史讲演录》(1875);摩尔根的《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1869),《古代社会,或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的研究》(1877)。克思在1848年以后,特别是到了晚年,也把很大精力转向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其目的是探索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各民族的独特发展道路。

文化人类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学派。

20世纪50年代以前最有影响的学派有:(1)早期演化论派,亦称“单线演化派”,认为人类有着共同的心理和文化发展过程;不同的民族、制度在发展中实际是走同一条道路。(2)传播论派,认为文化的传播对人类的进程起着决定性作用。(3)历史特殊论派,认为不应排斥文化的一般演化规律,要重视从对各个具体民族的历史考察中探索规律。

(4)英国功能派,视社会为一个有机整体,强调有机体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5)法国结构派,认为文化同语言一样有一个基本结构,一旦把握了这个结构,便能容易把握复杂的文化现象。

50年代后,产生了一些新的学派,主要有:新演化论派、形式分析派、地域研究派。

文化人类学在二三十年代在我国已有相当影响。

如北京大学为研究民俗问题,创办了《歌谣周刊》;鲁迅注意到了中国的国民性问题,郭沫若根据恩格斯和摩尔根的着作写出了《中国古代社会》,茅盾研究了中国古代神话,闻一多研究了经和楚辞,顾颉刚写成了《古史辨》。林惠祥是我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者之一,1936年出版了我国这一领域第一本着述《文化人类学》。近年来,文化人类学又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并编辑出版《文化人类学名着译丛》。

【阅读书目】:

《简明文化人类学》,(日)祖父江孝男着,季红真译,作家出版社1987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