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第594页(199字)
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民间音乐。
当时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从统治人民的政治目的出发,为了维护礼法和等级制度,重视与祭祀宴享有关的先王之乐,轻视和排斥某些民间音乐。孔子就认为“郑声淫”,因而“恶郑声之乱雅乐”(见《论语·阳货》),把郑声称为有害身心,有害国家的淫乐。后世儒家更进一步把一切不同于雅乐的,源于民间音乐的俗乐,都贬称为“郑声”或“郑、卫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