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江苏人民出版社《简明马克思主义原理辞典》第82页(453字)

原意是在物理学之后,其来源是整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着作的编纂者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学说放到了物理学的后面。

在马克思以前的哲学中,形而上学指的是解释经验范围以外的(神、灵魂、意识自由等)那部分哲学。这两方面的含义大体相当于中国古代所说的“道”,所以在传入中国时,有人就根据《易·系辞》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一句,译作“形而上学”。从黑格尔开始,又赋予“形而上学”以新的含义,用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语。

作为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而上学是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去看世界,把世界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于事物的内部而在于事物的外部,即由于外力的推动。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了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了它们的产生和消失,看到它们的静止,忘了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1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