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
书籍:商业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商业大辞典》第549页(604字)
旧中国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特殊的交易场所。
它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高度发展的产物。交易所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各种有价证券作为交易对象的,称为证券交易所;一类是以各种商品(物资)作为交换对象的,称为商品(物资)交易所。交易所进行的交易方式分为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两种。现货交易有证券、商品等实物的转移;期货交易绝大部分没有实物的转移,只凭先后买卖间的差价,结算盈亏。
交易所进行着大宗证券和同类商品的买卖,集中着全国乃至国际的需求,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重大影响。但是,由于期货交易,为利用成交和交货时的差价进行投机提供了可能,致使交易所的价格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而经常波动,往往成为买空卖空、投机倒把的集中活动场所。
资本主义世界的交易所,1531年首创于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当代,最大的交易所有: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芝加哥谷物交易所和英国伦敦五金交易所等。在中国,最早建立交易所的是外国商人。中国商人自己建立交易所,源于1914年的上海股票商业公会、机器面粉公会及金业公所。当时它们虽无交易所之名,却已具有交易所的性质。1918年,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接着上海的面粉交易所、华商证券交易所、证券物品交易所,以及各大商埠交易所相继成立。
到1921年,全国的交易所达140多家,但在当时的“信交风潮”中,又大多倒闭,剩下不到10家。新中国建立后,交易所停止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