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先觉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第225页(522字)

指觉察、认识事物及其本质能先于众人。

语出《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孟子从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出发,宣扬“先知”和“先觉”,认为“先知先觉”的人是天生的,并认为他自己就是先知先觉的人,“予,天民之先觉者也。”(同上)南宋唯心主义理学家朱熹曾注释说:“知,谓识其事之所当然。觉,谓悟其所以然。

觉后知后觉,如呼寐者而使之寤也。”而把先知先觉连起来使用的则是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他在社会历史观上把人区分为“先知先觉”、“后知后觉”和“不知不觉”三类,并认为“先知先觉”者“创造发明”,“后知后觉”者“仿效推行”,“不知不觉”者只能“竭力乐成”(《建国方略·心理建设(孙文学说)》)。所谓“先知先觉”是指少数的英雄豪杰、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他们对革命的成败起决定作用;所谓“后知后觉”是指能接受“先知先觉”的主张而积极追随革命的人;而“不知不觉”则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他们总是被动的,只能在“先知先觉”的开导教育下才能发挥作用,只能按照“先知先觉”的“创造发明”去实行,自己可以不必有知。

他这种“先知先觉”论在认识论上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在历史观上则是英雄史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