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之物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第235页(619字)

又译为“物自体”、“物自身”、“自存物”。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哲学术语。康德把统一的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自在之物世界。认为现象世界是认识能够达到的此岸世界,人们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在之物是人的认识能力无法达到的彼岸世界。自在之物就是世界、灵魂、上帝。

他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科学和宗教的对立。当他肯定自在之物是物质世界时,试图确立科学的地位,研究人的心理结构和知识构成,批判传统的宗教,建立道德的宗教;当他肯定自在之物是灵魂、上帝时,便否定了科学,为宗教、神学争得了地盘;当他肯定外部世界的存在,作为纯粹理性的知识对象,人们可以通过感性经验认识外部世界时,是唯物主义的;当他割裂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一方面坚持自在之物无法认识,是在宣扬不可知论,另一方面把人们关于因果性、必然性、规律性的知识归结为先天的知觉形式,便最终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只有已经认识和尚未认识的东西,并且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未被认识之物终将转化为已知之物。恩格斯指出: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使它按照它的条件产生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那末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1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