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决策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第538页(534字)

主要是指对事物发展的结果在捉摸不定、情况不透、信息不足的条件下,运用统计方法,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方案的合理抉择。

在企业管理方面,一个统计问题常常是复杂的。构成统计决策的因素有:决策者,即对事物进行决策的个人和机构;可供选择的行动和方案,即可供决策者选择的不同行动,事件,即影响事物和行动的结果的偶然事件;不定性,即事件出现捉摸不定的性质及其概率的大小;损益值,即事件出现的某种后果的量度。

统计决策常用的方法有,应用损益表,计算损益期望值,应用树形图等。其类型大体可分为确定型、非确定型和风险型三类。

统计决策与传统的统计推断方法是有区别的,统计决策方法是把全部可能出现的结果损益值加以确定,并且直接分别确定光验概率来计算损益期望值。传统推断方法对判断结果的损益不作明确的计算,只是在误差显着的界限时才受一定损益及其概率的影响。统计决策的方法还能依据成本和不同行动的损益,事先确定是否应该进行试验和样本量的大小。以假计检验为主的传统的统计推断方法对这一问题则无明确的抉择标准。统计决策在我国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制定各种类型的统计表格、分析各类人员思想素质因素等方法,作出行动方案的合理抉择就是一种实际运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