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第607页(756字)
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同“唯心主义”相对立。
唯物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中的思维与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作了正确的回答。它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和本质,世界统一于物质,精神不过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列宁指出:“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列宁选集》第2卷第79页)。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了三个基本发展阶段,即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的最初形态,中国古代的金、木、水、火、土“五行”说,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的水、气说,古印度遮缚迦派的地、水、火、风的“四大”说,都把世界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原初”的物质,这种唯物主义带有表面、直观、朴素的性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产生于17世纪——18世纪,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霍布斯、洛克,荷兰的斯宾诺莎,法国的拉美特里、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以及19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等,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世界观,它利用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成就,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直观、猜测的局限,但存在着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缺陷。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的完整的哲学体系,它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的规律,是唯物主义的更高阶段,是最彻底、最科学的唯物主义。一般地说,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是代表社会进步的阶级或阶层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