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资本论》辞典

固定资本的损耗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155页(1770字)

固定资本因消耗和技术进步等原因遭到的磨损和贬值,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种。

有形损耗也称物质磨损或物质损耗,是固定资本通过物质上的消耗而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价值部分。这种转移是按照固定资本丧失使用价值的平均程度进行的。造成有形损耗的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由使用本身引起的,另一种是由于自然力的影响造成的。如同铸币会由于流通而磨损一样,固定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同样会把物质上遭到磨损,并按照其执行职能中在丧失使用价值时丧失掉的价值的比例,把价值转给产品。

这种损耗通常同固定资本的使用成正比。使用的强度较高、时间越长,损耗的程度就越大,反之则损耗程度越少。由于自然力的影响而造成的磨损,不论固定资本是否使用都会发生。象把剑入鞘不用而生锈一样,固定资本不在生产过程中执行职能,它的物质要素也会因自然界物质变换的破坏作用而解体,铁会生锈,木会腐朽。

以铁路为例,严寒冬季一个月给铁路造成的损害常常比一年的铁路交通造成的损害还要严重。当然,固定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同样会受到自然力的作用而逐渐损耗,但越是闲置越容易受自然力的侵蚀。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损耗是同固定资本的使用成反比的。

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除决定于它的使用强度和时间外,还取决于其他各种因素,如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本身的耐用性和维修保养的状况。

劳动资料越耐久,它的有形损耗就越缓慢,不变资本固定在这个使用形式上的时间就越长。使固定资本保持在能够工作的状态中的维护、保养和检修,对那些和生产过程不可分开的有害的自然影响的预防,是固定资本保持它的正常寿命的必要前提。马克思指出:“在估计固定资本的平均寿命时,必须肯定固定资本始终保持在工作状态中,这部分地是由于擦洗(包括清扫场地),部分地是由于必要时进行的修理。”(24·196)缺乏必要的维护,会加速固定资本的物质损耗。

无形损耗也称精神磨损或精神损耗,是固定资本在其使用期限内因技术进步发生的贬值。这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同样结构的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能够更便宜地再生产出来;另一种是出现了更好的劳动资料同原有的劳动资料相竞争。

在前一种情况下,即使原有的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还十分年轻和富有生命力,它的性能和效用都未受到影响,但它的价值已不由实际物化在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要由再生产更便宜的这种物质要素时减少了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在后一种情况下,不仅固定资本的价值要由新出现的更好的劳动资料的再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而且还使原有的劳动资料继续使用变得不经济,因而必须在其有形寿命终结以前提前更新。

因此,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固定资本发生贬值,遭受无形损耗。

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除了取决于技术进步的快慢外,还决定于固定资本本身再生产的时间。固定资本再生产的时期越短,无形损耗的危险就越小,反之则越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方面固定资本的平均寿命都会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延长;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的不断变革所造成的无形损耗又使它的寿命都不断缩短。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固定资本的损耗创造了加强剥削的新的动机,成为资本家采取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和日夜换班制度等办法加强对剩余劳动的榨取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有形损耗来说,通过延长工作日等办法会使固定资本加快实现其物质磨损,缩短其再生产时间,从而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固定资本的周转。这不仅可以加速利用固定资本来榨取剩余劳动的力量,而且可以减少由于固定资本的不使用而遭受自然力侵蚀所造成的损失。就无形损耗来说更是这样。工作日越长,劳动资料的使用强度越高,固定资本的再生产时间越短,无形损耗的危险就越少。因而资本家力求通过加速固定资本的周转来减轻无形损耗造成的资本贬值。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同时会使正在执行职能的资本部分地贬值。只要这种贬值通过竞争被人们痛切地感觉到,主要负担就会落到工人身上,资本家力图用加强对工人剥削的办法来弥补自己的损失。”(23·66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