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资本论》辞典

年剩余价值率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436页(1175字)

“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额和预付可变资本的价值额之比”(24·329),它反映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增殖的程度。

假设有资本A和B,每周都支出100元的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都是100%,每周都带来100元剩余价值。这样,从一年(假定一年为50周)来看,资本A和B全年所用的可变资本都是5000元,同样取得5000元的m。

但是由于两个资本的周转时间不同,资本A一年周转10次,即每5周周转一次,因此,它只需预付500元可变资本(每周100元,5周500元),资本B一年周转一次,全年50周共需预付可变资本5000元。这样,资本A的年剩余价值率

=

=5000M/500v=1000%

资本B的年剩余价值率

=5000M/5000v=100%

可见,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是和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成正比例的。

进一步分析还可以看出,“年剩余价值率等于预付可变资本在一个周转期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率乘以可变资本的周转次数”(24·329-330)。

如果以M′代表年剩余价值率,以m′代表剩余价值率,以v代表预付的可变资本,以n代表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则

所以只有在n=1,即可变资本每年周转一次时,年剩余价值率才会和剩余价值率相等。

按照前例,资本A和资本B,一年内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一样,推动着同量劳动,都获得5000m,但资本A的年剩余价值率却是资本B的10倍。这会产生一种假象:似乎剩余价值率不仅取决于可变资本所推动的劳动量和剥削程度,而且还取决于流通过程中的某些因素。事实并非如此。

资本A和资本B的年剩余价值率之所以出现差异,关键在于预付的可变资本和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之间存在着差别。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的,只是劳动过程中实际使用的资本。”(24·332)资本A预付可变资本500元,每周使用100元,资本B预付可变资本5000元,每周只使用100元,资本A和资本B每周都带来100元m,剩余价值率都是100%,但是,由于预付的可变资本不同,它们的年剩余价值率就不同了。可见,年剩余价值率是由于预付可变资本的现实运动所引起的。预付可变资本周转得快,年剩余价值率就高,否则情况就相反。因此,年剩余价值率所表现的关系与剩余价值率所表现的关系是不同的。剩余价值率是表示剥削程度,而年剩余价值率则表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上一篇:年利润率 下一篇:《资本论》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