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资本论》辞典

商品过剩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469页(821字)

资本主义社会商品供给超过有支付能力需求的一种现象,是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的一种重要表现。

一般表现为市场上大量商品卖不出去,许多企业倒闭,生产下降,大批工人失业等。

商品过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的必然结果。资本家为了追逐剩余价值,一方面,拚命扩大生产,使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又拚命加强对工人的剥削,从而使广大劳动群众的购买力相对缩小。

因而,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形成商品过剩的危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象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25·548)

危机中的商品过剩,不是一种或几种商品过剩,而是普遍的商品过剩。“危机(因而,生产过剩也是一样)只是包括了主要交易品,就会成为普遍性的。”(26Ⅱ·577)

商品的生产过剩包含在资本生产过剩之中。“资本是由商品构成的,因而资本的生产过剩包含商品的生产过剩。”(25·286)商品过剩达到一定点,就会引起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混乱和停滞、危机、资本的破坏。

商品过剩并不是绝对的过剩,而是相对的过剩。

也就是说,生活资料和现有的人口相比不是生产得太多了;正好相反,要使大量人口能够体面地、象人一样地生活,生活资料还是生产得太少了。对于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那部分人的就业来说,生产资料生产得不是太多了;正好相反,要使全部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在生产效率最大的情况下劳动,已经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还很不够。也不是财富生产得太多了,而是资本主义的、对抗性的形式上的财富,周期地生产得太多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