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湿奴
书籍:《资本论》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马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933页(534字)
【介绍】:
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三大神之一。
其他二神是梵天、湿婆。据说毗湿奴皮肤深蓝,有四只手,分别拿着法螺、轮宝、仙杖和莲花,躺在巨蛇身上,在海上飘浮,不仅有保护能力,并能创造和降魔。传说他曾化作鱼、龟、野猪、人狮(半人半狮的怪物)、侏儒、持斧罗摩、黑天、佛陀等多种人与动物的形象下凡救世,并相信通过刻苦的“自我修行”就可以赎罪和得到神的保佑。“自我修行”有自饿、赴火、寂静、戒食鸡犬等多种方式。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进行资本积累的资本家讽刺地称作“在毗湿奴神前的现代赎罪者”(23·655),是为了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西尼耳的“节欲论”。西尼耳等人认为,资本是资本家放弃眼前享受所作的牺牲。
为了强调资本家的牺牲,他用“节欲”一词来代替资本,把利润看作对牺牲眼前享乐的报酬。在西尼耳之流看来,资本家不把蒸汽机、棉花、铁路、肥料,耕马等财富吃光用光,而用于生产,就是在掠夺自己的欲望;而世界之所以能生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所以能继续和发展,就是由于资本家没有把资本变成奢侈品和消费资料挥霍掉,象印度教徒那样实行了“自我修行”,因而可算是“在毗湿奴神前的现代赎罪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