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战略学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企业管理学大辞典》第138页(1219字)

在经营战略理论中,由于观点不同和角度的差别而形成的学术派别。

企业经营战略理论是研究带全局性的企业经营指导规律的学科。经营战略学派,一般可归纳为竞争战略学派、资源配置战略学派和目标战略学派等。

竞争战略学派 该学派的基本观点认为经营战略的关键是确立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一般采用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来确立竞争优势;(1)总成本领先战略。

即通过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等手段使企业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总成本。(2)差别化战略。

即生产独特的产品,形成独家经营的市场。(3)集中一点战略。

即根据市场细分,将经营目标集中到市场的某一特定部分,并在这一部分确立自己的优势。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波特(M.E.Porter),他认为产业行业中现有企业之间的对抗行动所产生的竞争力量是主要的竞争力量,直接决定竞争状态的有五个因素:防止潜在竞争者进入产业的屏障高度;替代品的威胁程度;企业与原材料供应商的力量对比;企业与买主的力量对比;产业内部对抗竞争的方式。其主要着作有《竞争战略》(1980年)、《竞争优势》(1985年)。

资源配置战略学派 该学派的基本观点认为经营战略的核心是资源配置。

企业通过筹划、研究未来的资源配置,及其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去指导和经营企业发展中的一切重要问题。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安索夫(H.I.Ansoff)。

他认为现有资源和计划资源的配置以及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式表明企业组织如何实现其目标,特别强调“组织-战略-环境”三者的协调和相互作用。还认为战略性行动就是组织通过改变内部的资源配置和行动方式,使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并认为这一点由于环境的变化变得激烈而显得越发重要。这一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还有霍弗(C.W.Hofer)和申德尔(D.Schendel),主要着作是《战略制定》(1978年)。他们在书中特别强调了资源配置的重要性。

目标战略学派 该学派的基本观点认为经营战略的主要问题是确定和实施企业的长期目的和目标。该学派对经营战略的理解是广义的,既包括确定长期目的和目标,又包括目的和目标的实施过程。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安德鲁斯(K.R.Andreus)。他认为战略是由目标、意志或目的以及为达到这些目的而制定的方针、计划所构成的一种模式。人们可以用某种方式的战略来界定一个公司所从事的或者应该从事的经营活动,以及该公司所属的、或应该属于的类型。其主要代表作有《经营战略论》(1971年)。

该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是美国人钱德勒(A.D.Chandler)。他认为经营战略所研究的问题是决定企业的长期目的和目标,并通过经营活动和分配资源来实现目的。其主要代表作有《战略与结构》(1962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