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的演变过程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企业管理学大辞典》第426页(1649字)
根据解决质量问题所依据的手段和方式的不同而划分的质量管理发展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 工业革命后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主要是借助于各种检测设备和仪表来进行严格的检验,由此来控制和保证出厂或转入下道工序的产品质量。
在这一阶段中,实施检验的方式和从事检验的人员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1)在18世纪末工业革命后到20世纪以前,伴随机器和机器体系的广泛采用,工厂制度开始逐步确立,企业主要依靠经验来进行生产和管理。
在质量控制方面,主要依靠手工操作者的手艺和经验来进行把关,由此而被称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2)20世纪初到20年代前后,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现代工厂大量出现。企业的基层工长在生产和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控制质量的责任逐渐由操作者转到了工长,因而又被称为“工长的质量管理”。(3)进入20世纪40年代,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分工和专业化程度日渐提高,企业中出现了大量的专职检验人员,质量控制职能便日益成为他们的主要职责。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美国贝尔研究所的统计学家W·A·休哈特于1924年进行了最初的将统计方法应用于质量控制的探索,并于1931年出版了《工业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一书。
同一时期贝尔研究所的一个检验工程小组提出了关于抽样检验的概念。
英国的E·S·皮尔森也于1932年发表了在质量控制和标准化中应用统计方法的论文。但直到进入20世纪40年代这些方法的实际应用才开始形成气候。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政府开始在军工生产中大力提倡和推广统计质量控制方法,以解决产品质量不稳的问题,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并及时交货。1942年,美国国防部召集休哈特等一批专家,制定了三个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的战时国防标准:《质量控制指南》、《数据分析用的控制图法》和《生产中质量管理用的控制图法》。
由于这些方法是利用数理统计原理来进行的,因此被称为“统计质量控制”(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SQC)。
战时应用中的显着效果,使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全世界获得了广泛的推广。
但这一时期由于过分强调数理统计方法,对组织管理和生产者的能动性重视不足,使人们误以为“质量管理即统计方法”、“质量管理是数学家的事情”,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质量管理“艰涩深奥”的印象。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20多年里,人类在科技上取得了许多划时代的重大突破,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物质生产的大发展使得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世界市场的日益一体化使得市场竞争达到了空前的激烈程度,消费者权益运动呈现出日益高涨的局面,员工的能动性和主动参与对于企业的成功愈加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仅仅依靠统计质量控制已经远远不足以应付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总经理A·V·菲根堡姆于1961年首先在《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主张要解决质量问题不能仅局限在产品制造过程,因为制造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在所有质量问题中只不过仅占20%而已,80%的质量问题是在制造过程以外产生的。
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不应当仅仅局限于统计方法,而应当是多种多样的。此后,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经过长期而广泛的实践、积累、总结和升华,全面质量管理成为了全世界企业界的共同实践,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它不再局限于质量职能领域,而已经演变成为一套以质量为中心的综合的、全面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值得一提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布的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并获取认证的热潮,使得企业界的质量意识空前高涨,标志着全面质量管理运动向纵深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