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波技术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90页(797字)

以技术创新过程为核心的经济增长长周期理论。

前苏联经济学家H.Д.康德拉季耶夫在提出长波理论时,把技术发展本身从属于长期波动的节奏(参见“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条)。而用技术创新来解释长周期的理论则是彼特首先提出的(参见“创新理论”条)。20世纪70年代,美籍德国经济学家G.门施等人用现代统计方法验证和补充了熊彼特的理论,明确提出了技术革新长周期说。门施力图证明技术革新集中发生在世界经济的衰退期,即康氏波的波谷。

他认为萧条是创新高潮的主要动力,而技术创新则成为经济发展新浪潮的基础。此后,弗里曼和他领导的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室以及其他一些经济学家进一步验证和研究康德拉季耶夫和熊彼特的学说,从而促进了长波技术论的发展。

弗里曼认为,在经过几十年科学技术准备后的康氏波上升阶段,绝大部分新技术大规模地产生新的投资和就业,作为技术进步和不断增加的竞争压力的结果,新产品价格相对降低,成本优势增加,这就可能出现对工资产生压力的特殊类型劳动力缺乏,从而导致“劳动服务创新”。大约1/4世纪后,新的产业部门牢固地建立起来,它们提供新的工作机会的作用将减少以至完全消失。

弗里曼明确地联系技术创新对就业动力的影响来研究经济长波。在其他一些长波技术论研究者中,如J.W.福雷斯特则强调新技术对固定资本投资(特别是重型设备)的影响。而E.曼德尔则强调技术革新对平均利润率和资本积累的影响。

也有一些学者对长波技术论提出怀疑和批评。

一种全面的批判性的评价是由N.罗森堡和C.R.弗里希塔克提出的。他们认为,以技术革新进程为核心的经济增长长波模式的理论结构,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系统性的阐述,它充其量只是一种“未经验证的假说”。

特别是技术创新活动自发的长周期机制还缺乏充分的统计证明,而且在理论解释上也存在极大的困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