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极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170页(755字)

强调生产要素配置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部门和地区,以形成在自身优先增长的基础上,通过强大的辐射作用,带动其他经济部门和地区增长的发展理论。

1955年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略论“发展极”概念》一文中提出。他认为,经济空间是经济增长的场所,并非普通意义的地理空间。它反映经济元素之间的经济关系。广义地讲,它分为作为计划内容的经济空间,作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和作为匀质整体的经济空间。

其中,与增长极概念关系最密切的是作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它是一个异质的结合体,其内部存在着“支配”与“被支配”的不平等的相互关系,经济发展是这种相互关系的动态过程;在不同时期,经济增长的势头不会在所有的产业和地区同时出现,而是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产业以及这些产业集聚的地区。正是这些“发展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它主要表现在技术的扩散、资本的输出和由规模经济形成的凝聚效果对邻近地区的带动作用。他认为,“点束式”极点增长比“平面式”板块增长在资源配置上合理得多,在经济效益上合算得多,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社会分摊资本”要少得多。因此,资源配置应集中在“发展极”,如无“发展极”就必须创造“发展极”。但是,“发展极”的形成必须存在着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与企业家群体、能获得较高效益的规模经济和可吸引投资的生产环境。它的形成或者是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引导企业和行业在某些大城市与发达地区聚集而自然产生,或者是通过政府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来主动建立。

“发展极”理论对于丰富发展经济学中的区域发展模式和要素配置原则起着重要作用,受到国际发展经济学界的重视。不少发展中国家依此制订经济发展规划、确定主导产业、安排投资和工业布局、发展区域经济等。

上一篇:发展极 下一篇:发展经济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