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228页(707字)

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趋提高,并取得主导地位的过程。

一般用制造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反映工业化的程度或水平。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工业所占比重大大超过农业,并成为向其他部门(包括农业)提供先进科学技术装备的部门,出口产品也由传统农矿初级产品转为工业制成品为主。

资本主义工业化以18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为开端,一般优先发展投资少、利润多的轻工业。当轻工业积累了大量资金,并对机械、动力设备等提出大量需求时,重工业开始作为新的有利可图的部门得到发展,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

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对本国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对殖民地、附属国劳动人民的掠夺。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制度。

但它同时也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加深了城乡对立和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许多发展中国家独立后,试图走资本主义老路,通过工业化克服不发达。它们为此制定了各种工业化战略。但是:(1)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本主义已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发达国家已在国际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

(2)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难以在国内筹集工业化所需的庞大资金,更不可能像老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到国外掠夺财富,因此,资金短缺长期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制约因素。(3)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劳动力素质低下,难以适应工业化的需要。

因此,战后除了少数发展中国家取得成功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尽管工业有一定发展,但均未实现工业化。发展中国家正在总结经验,试图根据本国情况,寻找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上一篇:工业复兴公司 下一篇:工业化程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