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换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286页(1761字)

以国际分工为基础,以国际贸易为其表现形式的国际间的交换活动。

国际交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工及与此相适应的商品交换超越国界而产生的,并随着世界生产力(特别是科技进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展。早在18世纪60年代以前,国际交换已经出现。但当时在某些国家间发生的这种国际贸易并不真正以国际分工为基础,其规模与社会生产的规模相比是无足轻重的,其交换活动的范围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在英国以及其他先进国家相继发生的产业革命大大推动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使一系列国家和地区被纳入国际分工的范围,卷入国际交换中来,从而形成了真正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时,国际交换不仅在规模上有很大的发展,而且对许多国家社会再生产的进行和社会需求的满足已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大大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加深了国际分工,推动了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在此情况下,国际交换不仅在规模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在地域上也具有了世界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大大增加了国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在迄今为止的国际交换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国际间的价值转移和国际剥削的现象。落后国家的大量剩余价值总是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偿占有。

但是,同国内市场一样,在国际市场上也存在着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的作用。我国学术界一般认为,在按国际价值进行的国际交换中,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国家,由于其商品的国民价值低于国际价值,便实现了一定的超额利润。

这个超额利润来源于生产过程,是由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工人阶级的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而不是从产品的国际交换中得来的。因此,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并不会导致国与国之间的价值转移。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一国范围内,社会只承认那个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价值或国民价值,而不承认那些由个人的具体劳动所决定的个别价值。但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各国经济的相对孤立性和疆界的限制,劳动力和资本乃至一般商品并不能充分自由流动,竞争的规律也并未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尽管世界范围的抽象劳动(即国际价值)已经形成,但各国的国民平均劳动(即国民价值)却仍然存在。这样,在世界市场上,商品的价值本身就具有两重性:国民价值和国际价值。

在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国际交换中,从国际价值的角度看,固然不存在不等价交换(即价值转移)的问题;但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由于国民平均劳动仍然是被承认的、充分创造价值的劳动,因而在按国际价值进行的国际交换中就会发生价值转移和国际剥削的问题。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按国际价值进行的国际交换虽然仍存在着剥削,但这种剥削并不直接产生于国际流通领域,而是在旧的国际分工条件下的国际生产领域中产生、通过国际流通领域实现的。

持这种观点的人指出,资本主义从来就是一种世界性的剥削体系,特别是在生产和资本高度国际化的今天,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不仅包括其流通过程,而且包括其直接生产过程)更是整个地国际化了。因此,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国际价值等,都是反映一定国际生产关系的历史范畴,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国际领域中的延伸和表现,本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而任何一种剥削,都是以对生产条件的某种独占或垄断为前提的。在资本主义取得世界性的胜利后,资本主义国家强制性地把殖民地、附属国变成自己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形成了一种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这种国际分工中占据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的部门,或易于进行技术革新和提高其劳动生产率的部门,而把那些从属性的、不易进行技术革新和提高其劳动生产率的部门固定给落后国家,从而造成一种对生产有利条件的垄断。这种因对生产有利条件的垄断而表现出的较高劳动生产率所创造的产品,通过国际交换便实现为一定量的超额利润。

这种导源于不合理的国际分工的超额利润虽然不是从国际交换过程中产生的,但它却是对生产有利条件的垄断权在国际流通领域中的实现,如同优等土地所有者利用对土地自然丰度的垄断而获得的级差地租一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