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301页(687字)

又称世界贸易。

指从国际角度或世界角度看的对外贸易,是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行为。国际贸易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商品生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早期的国际贸易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国际贸易才得到巨大发展,才真正具有世界的规模。

在此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附属国之间的贸易不断扩大,前者主要出口制成品,后者主要出口初级产品。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国际劳动分工的深化,大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世界出口额增长1倍;60年代增长1.4倍;70年代,石油危机和世界经济危机之后,西方经济陷入“滞胀”,市场相对饱和,国际贸易受到抑制,转入低速增长阶段,世界出口额仅增长0.6倍。进入80年代后,国际贸易竞争和摩擦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加强,以及世界经济贸易集团化的发展,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逐渐加深。

1980~1982年,在严重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国际贸易连续出现三年下降。1983年开始回升,至1990年连续增长8个年头。

90年代初,随着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减慢,美元汇率的变化,以及国际债务的严重制约,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也出现下降趋势。但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失衡严重;前苏联及东欧国家贸易状况显着恶化;发展中国家由于大部分初级产品价格下跌,贸易条件和贸易地位进一步恶化;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继续迅速增长,但波动较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