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贝尔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459页(738字)
亦译为阿尔培主义、柯尔柏主义。
17世纪法国重商主义政策的代表。重商主义者柯尔贝尔任财政大臣时期最为典型,故称。法国的重商主义政策始于亨利四世时期。路易十三时期成为基本国策。路易十四在任时,柯尔贝尔任财政大臣,采取了一系列重商主义措施,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主要措施是:(1)制定全国性的产业配置计划。
从1663年起,柯尔贝尔广泛调查了全国的自然资源状况,研究了各地区发展工业、农业和对外贸易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在全国范围内配置生产的计划,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监控和指导;(2)鼓励发展工场手工业,特别是与出口有关的工业部门。除兴办上百个王家手工工场外,柯尔贝尔还以发放津贴和贷款、免除捐税和兵役、废除内地关卡等手段扶植私营工商业;(3)实行保护制度。对一般进口品征收较高关税,对部分与法国货相竞争的制成品征收禁止性关税,以保护法国毯子、花边、丝、贵重织物及镜子等的生产。
1664年和1667年曾两次提高关税率;(4)以优厚待遇聘请外国工匠,招揽人才。柯尔贝尔亲自号令法国驻外领事聘请德国和瑞典的炼铁工、荷兰织布工、米兰丝绸工等技术工人到法国定居或传授技术;(5)创设享有独占权的海外特许公司,包括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近东公司、北方公司等,专营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
其中,鼓励发展工场手工业成为柯尔贝尔主义的突出特点,到17世纪末期,法国已有近200家手工工场。此外,为了开拓国外市场,掠夺海外殖民地,他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舰队并与尼德兰进行过两次商业战争,从而加强了法国殖民势力。柯尔贝尔主义的实施,使法国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工业发展水平跃居欧洲大陆国家前列,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参见“重商主义政策”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