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基本需求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532页(798字)
世界银行和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领导人和经济学家于20世纪70年代在反思传统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基础上,结合发展中国家实际而提出的新经济发展理论。
他们认为,发展以人为中心,是人的发展,因此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不仅要看经济是否增长,收入是否公平分配,而且要看大多数人的基本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他们还认为,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过程,而且还是社会政治体制变革的过程,因此作为社会中心的人,不仅需要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卫生保障等在内的物质内容,而且包括保障他们参与社会改革的权利以及完全、自由、民主等非物质需求的内容。所有这些基本需求都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因此,它并不排斥经济增长,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他们为此设计了许多衡量满足基本需求程度的指标体系。
如莫里斯用识字率、婴儿死亡率和平均寿命三项指标来测量基本需求的满足程度。美国健康协会设计了以就业率、识字率、出生率、婴儿死亡率、平均寿命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六项指标加总为基础的综合指数,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尺度。
为实施该理论,他们主张,在生产发展和公平分配的基础上调整生产方向,以满足大多数人基本需要,尤其要发展农业,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大众消费品生产;并广泛进行社会政治体制改革,使广大居民得到更多的参政、决策等机会。在这过程中,国家的决策能力,以及经营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是该理论能否实施和成效如何的关键因素。该理论在70年代得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欢迎,并作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的依据。
但是,进入8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困难重重,为满足大多数人基本需要而采取的许多福利措施,已成为政府财政开支的巨大负担,难以为继,因而吸引力减弱。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满足基本需求仅是国际组织为维护国际统治制度而散布的谎言,也是发展中国家统治集团对广大居民的欺骗,它只有与革命斗争相结合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