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人口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701页(706字)

以一个国家最适合人口为研究对象的人口理论。

它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是英国经济学家坎南。他认为经济收益最大时的人口数量是适度人口数,实际人口数超过适度人口时为人口过剩,反之,为人口不足。但一般认为最先明确提出“适度人口”这一概念的是瑞典经济学家威克塞尔。

他认为最适合的人口,应当是一国的工业潜力所允许的最大规模生产和农业资源及其提供食物的能力所能允许的人口。坎南的学生道尔顿阐发了坎南的观点,指出“适度人口”是按人口平均计算使每人能得到最高收入的人口数量。

英国人口学家卡尔-桑德斯认为,人口的“适度数量”是能够“提供按人平均最大收益”的人口数量。法国人口学家兰德里则称,“适度人口”是“能够保证人种的最大幸福”的人口。

美国人口学家费伦奇把“适度人口”研究扩展到人口质量,提出了人口的“适度质量”概念,主张用优生学的方法调节人口素质,使它达到“适度质量”。

战后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人口学家索维。

他把“适度人口”的概念扩展到非经济领域,提出“适度人口”只是一种类似“虚数”的“使用方便的概念”。他认为“适度人口也就是一个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某项特定目标的人口”。

这些特定的目标是:个人福利、财富增加、就业、实力、健康长寿、文化知识、福利总和、寿命总和、居民人数等,最主要的是经济目标。他比坎南等人前进一步的地方,主要是考察了技术进步等经济增长变量对“适度人口”的影响,提出了人口“适度增长”的概念。同时还提出“实力适度人口”,即一个国家达到最大实力(边际生产率与最低生活水平相交)时的人口。美国人口学家列宾斯坦曾试图用数学模型来确定“适度人口”,但未成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