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创新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896页(696字)

一种关于创新发生的理论,以解释研究和发展的实际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这一理论的最初形式是由希克斯在1932年提出的,即生产要素中相对价格的变化本身就是对发明的刺激。这一原理可能导致一个结果:技术进步有一种内在的劳动节约偏向,从而长期内会在工业社会造成广泛的失业。

W.索尔特对诱导创新假设的有效性提出怀疑,并认为企业家要减少一切成本,而不仅仅是劳动成本的减少导致创新发生和采用。

而C.肯尼迪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了另一种方法,从而有可能从理论上推出诱导创新的假设。这一方法的要点是,在改进生产要素(如劳动和资本)的可能组合中,创新诱导与要素所占的份额不是与价格成比例,同时,成本降低额也随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而发生很大变化。在70年代,P.戴维的理论形成了一种新的诱导创新方法,即在边做边学(经验)的基础上,使给定技术原型和扩散之间形成更密切的联系,诱导技术创新的生产要素主要是原材料,而不是劳动和资本。

在N.罗森堡(N.Rosenberg)的理论中,环境更加复杂,包含各种诱导,如原材料缺乏,技术发展中的瓶颈和政治因素等等。H.宾斯旺格(H.Binswanger)和V.拉坦(V.Ruttan)结合微观经济理论,论证了厂商对研究活动的选择,并推广到科学、技术边界以内。因此,影响一个研究管理者抉择的三个要素是:(1)各种研究项目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的相对贡献;(2)项目本身的成本和内在困难;(3)某个研究项目能够接近科学技术前沿的程度。这意味着要素成本的变化对于技术进步偏向并不总是有可以预见到的影响,这是一个与宏观经济诱导创新理论不同的结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