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国力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953页(531字)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各种力量的有机总和,主要是指一国在各领域内的现实力量,但也包括目前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有可能实现的潜在力量。

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由西方从事国际问题、国际战略问题研究的专家提出的概念,用于对各国实力进行国际比较。关于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和测定方法至今尚无定论。一般说来,构成要素应包括:地理环境、人口、资源、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国民意志、领导体制、同盟友好关系等。各构成要素按性质划分为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两大类;又可按功能划分为被动型要素、能动型要素、基础型要素三类,其作用有的具有相对稳定性,有的具有广泛辐射性。对综合国力的测度评价,归纳各方的做法是:第一步根据研究的需要与可能,先确定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选择适合构成要素的指标,构筑一个比较全面反映综合国力的指标体系;第二步通过各种计算,用记分法和评分法、指数法、方程式法和专家评估法等手段将指标体系中的众多指标合成为一个统一的可比的数值;第三步按此数值将国家排序,比较其实力的大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着该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经济大国和强国都很重视综合国力的研究,并努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