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击过头理论

书籍:世界经济学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08 23:22:27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681页(619字)

由美国经济学家邓普什于1976年在《预期与汇率动态》一文中最先提出。

其基本含义是:在受到外部冲击(如货币供应量发生变动)时,由于商品市场上的价格调整具有一定的粘性,故在短期内,汇率的变动要大于长期均衡汇率的水平。此后,商品价格由于货币供应量的扩张而缓慢上升,汇率才逐渐由过度浮动点下降,最后回到新的均衡水平。

射击过头即指汇率的这种过度浮动。汇率决定理论中的“粘性价格货币模型”假定,资本市场供求平衡,资本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从而各国的利率差距等于预期的汇率变动;短期内,商品市场调节速度缓慢,价格变动具有粘性。

而在长期内符合购买力平价理论,均衡汇率等于两国价格水平之比;汇率预期的变动是按固定比例由即期汇率向长期汇率进行调整的;货币需求是由国内利率、收入水平和国内价格水平决定的。这样,表示国内价格水平与即期汇率和长期汇率的偏差的公式就表明了国内价格在短期内的粘性与即期汇率变动和长期均衡值的关系:

其中,S、P分别表示汇率与国内价格,为长期汇率与价格,ε、θ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与收入弹性。

该式表明,如果即期价格P低于长期均衡价格,即P<,则即期汇率必然大于长期均衡汇率,S>。射击过头理论反映了汇率动态,解释了考虑商品价格因素之后的汇率在短期内受外部冲击之后的实际变动,同时考虑到商品的价格粘性,反映了短期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偏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