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123页(1387字)

“微观经济学”的对称。

宏观是希腊文“μακρο”的意译,原意是“宏大”。它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和汇率等整体经济的问题,故又称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涉及的变量主要是与稳定国民经济的政策有关的变量,如,国民收入、价格水平、货币政策的货币存量与利率、财政政策的政府预算和公债、国际收支、汇率等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它通过对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分析来说明国民收入以及其他总量的决定与变动。

宏观经济学以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为中心,主要内容包括:①总需求理论。说明在短期中,假定总供给为不变时,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

中心是IS-LM模型。围绕这一模型,论述了决定国民收入的4个主要因素:消费、投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凯恩斯主义强调了总需求在决定国民收入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总需求理论被认为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②总供给理论。说明总供给的决定及其对国民收入决定的作用。

在生产函数既定时,供给量取决于就业量;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市场的供求关系;劳动市场的供求关系取决于工资率。因此,总供给理论研究工资率的变动对劳动供求的影响,以及劳动供求对总供给和国民收入决定的作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正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说明国民收入与物价水平的决定。③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它以微观领域的价格理论和工资理论为基础,引进货币总需求这个变量来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④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说明短期中经济周期的原因,以及长期中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⑤开放经济理论。研究在开放经济中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的条件下,各国之间的贸易与资本流动对一国就业、物价水平与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其调节。⑥宏观经济政策。

研究政府如何根据宏观经济理论来调节整个经济,即政府如何运用需求管理、供给管理,以及对外经济政策来调节经济,以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最重要的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这个术语是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在1933年最先提出的。对宏观经济现象进行总量分析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期以来的古典经济学。但是,现代宏观经济学是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从那时到现在,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这本书中,凯恩斯把国民收入与就业量联系起来,对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及各主要经济总量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宏观分析,从而奠定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第二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适应于这种需要,西方经济学家对凯恩斯建立的宏观经济学加以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并对经济政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三阶段是在60年代末期以后,西方国家“滞胀”的出现使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统治地位动摇。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非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是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学派的宏观经济学迅速发展,从而在宏观经济学中形成了各流派对立争论的状况。90年代之后,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成为宏观经济学的主流。宏观经济学论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与具体措施。

在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学是发展最快而又最重要的经济学分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