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320页(728字)

一个变动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在过了一定点之后,将会下降;这不是一个可运用逻辑加以证明的定理,而是一个经验表明总是正确的自然规律。

为了图示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假定劳力可不断分割。TP、MPL与APL如下图所示皆为平滑的曲线。在TP曲线某特定点上的MPL可用TP在该点的斜率表示。

从图上可看出TP曲线的斜率上升直到G点(TP曲线的拐点),在J点为零,以后为负值。APL则可用从原点到TP曲线的连线表示。可看出TP曲线的斜率上升到H,而后下降。但仍为正值,只要TP是正值。因此,APL上升到H′而后下降。

应指出,在H点从原点到TP曲线的连线的斜率(APL)等于TP曲线的斜率(MPL),故在H′点(APL曲线上的最高点),APL=MPL。只要MPL在它上面,APL就上升,当MPL在它下面时,APL就下降。

总产值曲线、边际产值曲线与平均产值曲线,以及生产三阶段

从图上还能看出,直到G,TP曲线以递增的速度增长,故MPL上升。和资本一道使用的劳力一个单位很是不够,故劳力增加,MPL上升。

但过了G点,TP以递减的速度增长,故MPL下降。MPL的下降部分正是收益递减规律的反映。

在这里得出,随着变动投入要素的使用量(固定要素数量为给定)越来越多,在某一点以后,就达到变动投入要素的收益(边际产量)递减。

在图上,这一规律是使用1.5L后开始起作用的。

上一篇:短期与长期 下一篇:生产三阶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