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377页(927字)

研究产品从投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整个过程变化规律的一种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为了开拓产品市场,着手分析产品在市场上不同时期销售量的变化关系,开始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1957年,美国波兹(Booz)、阿隆(Allen)、海米尔通(Hamilton)管理咨询公司出版的《新产品管理》一书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饱和期和衰退期五个阶段。

另外有的学者把产品生命周期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前者称为五段论,后者称为四段论。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英国的戈伯兹等人用数学方法或类比方法,把研究产品生命周期与研究生物老化现象的规律结合起来,提出了戈伯兹曲线和其他曲线的数学模型,从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逐步形成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从诞生投入市场到衰亡的时间就是产品的生命周期。

按四段论,其一般经历下述4个时期:①投入期,即新产品刚刚进入市场时期。在这个时期,顾客对产品还不了解,产品销售量增长缓慢。

此时,由于产品生产批量小,某些技术问题尚未解决,生产成本高,推销费用大,销售量小,往往亏损。

②成长期。产品在市场上已开始被广泛认识和了解,销售量迅速增长,增长速度加快。这时,由于基本定型,工艺生产状况稳定,进行大批量生产和销售,成本逐渐下降,利润大幅度增加。

③成熟期。在这个时期,由于产品已被大多数潜在购买者接受,销售量稳步增长,增长速度减缓,销售量达到顶峰。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和工艺成熟,生产成本继续降低,但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因此产品利润经过高峰后,稳中有降。④衰退期。

产品在市场上处于过饱和状态,销售量急剧下降,增长速度呈现负值。产品衰落,利润大幅度下降(上述产品一般变化规律可参见图示“产品生命周期曲线”)。

产品生命周期曲线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说明了产品兴衰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原理,是企业制订经营决策和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理论依据。

上一篇:Z理论 下一篇: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