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层制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379页(1145字)
或称“行政管理制度”。
科层制是古典学派在德国的代表人物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提出的。他所提出的这种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原意是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这是一个有关集体活动理性化的社会学概念。
韦伯认为组织是以权力为基础的,他将权力划分为3种形式:①传统的;②领袖超凡魅力;③合理化-法律化。每一种权力形态都意味着一种独特的管理体制。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任何组织都可能是3种权力形态组织体制的结合,只有第三种权力形态才是科层制的基础。韦伯提出的科层制的主要特征如下:①具有明确的分工,每一职位各有专人负责,一切活动按职能的专业化进行组织;②层次分明,形成一个严密的指挥体系,指令、要求等的传递是通过垂直的、正式的、逐级的途径,每一较低层的下级要接受上级的控制和监督;③任用是通过职务的要求及各种技术条件及正式的考核或训练来实现。
任用后不随意免职,以作为对雇员忠心耿耿为组织服务、追求组织目标的一种报偿;④行政官员是任命的,其指挥权力是正式授予的,按规定必须经过选举产生的公职在外;⑤行政管理人员不是所管理单位的所有者,而是其中的工作人员,其只能在其职位上行使职权,而不能滥用职权谋取私利;⑥有一套规章、纪律和标准,规定了每一成员的职责,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服从,进行非人格化管理;⑦组织中人员关系的处理不受个人感情的左右,完全是以理性原则为指导;⑧组织中大量使用记录、报告、文件和档案等;⑨提拔和晋级根据资格和工龄,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目的在于承认工作的好坏,促进组织的和谐和提高雇员的道德水准。
韦伯认为科层制最符合理性原则,效率最高,适用于所有各种管理工作及其他类型的大规模组织。至今,科层制仍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组织制度,无论是制造业、金融企业或者是政府机构,都具有上述行政管理体制的大部分特点。但也有许多组织学家对这种体制持否定的意见。
他们认为,这一体制下的人没有被作为人来对待,而是像机器零件一样简单地被放在组织中的某一特定位置上。在美国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问题不在科层制本身,而是在于使用不当和管理不善。
因此,近几年的趋势是,一些组织学家企图进一步完善科层制的理论,另一部分人则完全否定它。
科层制在国外的组织管理中已经暴露了一些严重的缺点,如雇员成了工作程序和规章的奴隶;拖拉扯皮和文牍主义现象的滋生,使组织的效率下降;由于工作范围的狭窄,工作的标准化,造成工作的单调乏味。